2013-06-28 17:07:32 益阳人事考试网 //hn.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何谓普世?谁之价值?》这本书我看了以后有几个印象:第一个就是非常突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第二,书里面的讨论,不是只有一种声音,是多种声音复合起来的乐曲,有不同的倾向,但总体来讲,明显可以看到一种很强烈的文化自觉;第三,这本书的讨论其实也是对当今这个时代主题的呼应和追求;第四个特点是锋芒非常锐利。
十几年前讨论世界伦理的时候,我在《读书》写的一篇文章也用过类似这本书的题目,即“谁之责任,何种伦理”。我以为,这个问题的讨论特别针对两个主要的现象:第一,目前流行把西方的特别是西方近代以来的政治制度价值化身为全世界的、最高程度上的普世价值;第二,是那种一元的普遍性观念,这是西方自基督教文化流行以来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即不能容纳一种多元的看法。这两点是我们主要面对的一种情况。
政治文化的“再中国化”
关于这个问题,我特别想谈以下几点。第一,今天我们谈这个问题应该关注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民族文化的表述,并以此为基础,借这个东风,扩大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研究。2007年我跟童世骏教授一起参加了一个活动叫做“中国文化论坛”年会,那一年的年会我担任主席,讨论“孔子与当代中国”。我的主题报告里面特别谈到,在谈中国当代文化的时候要关注执政党政治文化的“再中国化”,因为我们明显看到1990年代末期以来中共的政治文化里面,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口号越来越多地出现,这个变化我称之为“再中国化”。“再中国化”的意思是说更自觉地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作为正能量,我觉得这个转变很重要。
在中国来讲,执政党的政治文化应该说对社会文化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在这个空间里面我们要推动文化活动,就必须关心它。而且确实我觉得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的报告是非常好的,可能有的时候我们学者自己都没有写得那么全面。我想我们今天在中国环境里面讨论这个文化问题必须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相结合。就是怎么样让它的理论到实践,越来越多地容纳中国文化的那种精神价值,我们学者也应该去推动政治文化的再中国化,充分肯定政治文化的这个变化。
“东西”之外,还有“古今”
第二,要更全面地总结上个世纪儒家学者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实践。《何谓普世?谁之价值?》一书认为五四以后出现的以保守主义自居的新儒家对儒家价值的肯定不过是要从中引出西方价值,但我觉得可能情况不是这样,至少不完全是这样的。比如马一浮,他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但他是普遍主义者,不是特殊主义者。他所理解的六艺之学,不是被仅仅看做一种民族文化,他认为六艺是真正世界性的东西,世界的文化都应该纳入这个体系里面来衡量,它是一个普世性的体系。他保守的态度当然是有,但是他的普遍主义态度不是仅仅对西方的肯定,反而要把西方的学术纳入中国学术系统里来,你西方那个还不够普遍,我这个更普遍。
另外我们知道梁漱溟的例子。五四以后最有代表性的当然就是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的想法是,我们第一步的任务,是全盘承受西方文化,这是非常现实主义的,你不得不全盘承受它。可是接下来呢,未来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再未来是印度文化的复兴。这种讲法,不是说我们对儒家的肯定仅仅要引出西方价值,而是认为西方只能走到这一步就为止了,再往前走那必然是儒家价值的体现。所以儒家价值对于他来讲更有前瞻性,更有世界性,只不过不是在当下的空间里面。我觉得,我们必须要更全面地总结上一辈,特别是上个世纪儒家学者的文化观和实践。
推荐阅读:华图教育曝光利用学生信息诈骗伎俩
返回》》》更多大学生村官面试信息点击 大学生村官面试备考专题
20000
每日阅读20000+
粉丝20000+
每日转发
华图官方微信
微信号:18173153264
报名地址:长沙市 芙蓉区五一大道新华大厦四楼华图教育
报名网址:
changsha.huatu.com/